欢迎访问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官方网站!
热线电话:010-62538899/82871460
保健部
辖区妇幼工作

     


  ()海淀区妇幼保健专家组创建

  依托专家组的综合知识技能及学术地位优势,畅通医疗、保健、急救网络通道,引领全区妇幼保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海淀区产科质量技术指导组于1984年成立;同年还成立海淀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组; 1986年儿童保健专家组成立;199410月海淀区妇女病防治专家组成立。

  1996年围产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三个专家组换届改选。

  2001年四个专家组(围产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妇女病防治)第三次换届。

  2005年专家组换届,修订专家组职责,每届任期四年,各专家组下设联络员。

  2009219日第五届妇幼卫生专家组换届,新成立海淀区出生缺陷防治技术指导组,首次将ICU和麻醉专业的专家纳入围产保健专家组,进一步加强了区级危重孕产妇急救专家组的技术力量。

  2013116日第六届海淀区妇幼专家组成立,增加了重症医学、超声、阴道镜等专业的专家,专业细化,实用性强。

  20179月,调整成立海淀区第七届妇幼保健专家组,增加急诊急救和护理技术两个专家组,拓展了专业构成;同时设立妇幼保健专家库,让更多的专家参与海淀区培训、检查、考核、病例评 审、疑难和危重孕产妇转会诊和抢救工作。

20228月,海淀区第八届妇幼保健专家组成立并下发红头文件,根据辖区妇幼保健业务发展需要,新增院感防控、儿童健康促进、辅助生殖和孕期营养专家组,专家组由第七届的7个增加到11个,并聘用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成立特聘专家组,并设立第二届妇幼保健专家库。

2023215日,海淀区召开第八届妇幼保健专家组换届会。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郑洋,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彭振耀、副院长刘晓红,海淀区第八届妇幼保健专家组专家和联络员参会,会议由妇幼健康科科长王伟丛主持。刘晓红院长对海淀区20172021年妇幼卫生工作和第七届妇幼保健专家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新一届专家组在业务管理和妇幼政策等方面提出希望,随后给专家发聘书。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19952月我院成立婚检科;1996~2002年海淀区婚前保健机构有5家: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空军总医院和中国人民海军总医院。 全区的婚检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

  200310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以后,调整为自愿婚前医学检查,海淀区的婚检率急剧下降,2004年降至12%,导致婚前保健机构萎缩;海淀区开展婚前保健的医疗机构仅留海淀区 妇幼保健院一家。

  200791日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规定,且男女双方或一方为海淀区户籍的准婚人员和婚姻登记当事人,包括驻区大专院校学生及驻区部队军人,均可在海淀区婚前保 健机构享受免费婚检服务。

  2013年北京市卫计委调整免费婚检的项目和标准,由2007年的249.52/对增加至480/对。

2018年北京市卫计委等四部委下发《关于推进婚前和孕前保健工作的通知,一方为北京户籍双方均免费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婚检575/对。常住人口孕前优生检查1024/对。

2020年底,在区政府和卫健委大力支持下,海淀区民政局婚登处地下一层提供260平米办公区开展婚登-婚检一站式服务工作,经过装修改造,2021618 正式启用,为新婚夫妇提供更加便捷的婚前保健服务,对于提升婚前医学检查率和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周末开诊,电子信息化预约等措施,婚孕前检查呈井喷式增长,婚前医学检查11543例,较2020年增长134.0%,孕前优生检查13102例,较2020年增加111.6%。  

2.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

2007年区属4家助产机构和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海淀区户籍的婚前保健人群和孕产妇(含外嫁京)进行艾滋病病毒免费检测;2008年开始我区进一步扩大实施孕产妇艾滋病病毒免 费检测医院范围,区属六家医院(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海淀区疾病控制中心、海淀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上地医院、四季青医院)为海淀区户籍孕产妇及海淀区婚嫁媳妇的抗艾滋病抗体的免费检测工作。

201610月起海淀区助产机构全面实施孕产妇早孕期建档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基础三项免费筛查125/例,急诊临床为175/例,中央财政转移地方和区财政分别承担45元和80/例筛查费用,持续至今。

3.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待孕妇女免费叶酸发放预防神经管畸形

2010511日,海淀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对海淀区7 个涉农的乡镇中所有准备怀孕和孕3个月内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小剂量叶酸,由海淀区卫生局牵 头,海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助,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具体实施。

2011628日海淀区全面启动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工作并持续至今,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发放点。

202161日起,增加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为第53家叶酸发放点。

2022年曙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与四季青社区中心完成交接,开展叶酸发放业务,成为海淀区第54个发放点。

2024年海淀区为7819人待孕妇女发放叶酸,其中发放给正常待孕妇女7815人,高危待孕妇女4人。2024全年总发放量较2023年的6125人上升了27.66%,有较大增幅。

4.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06岁儿童免费体检(含新筛和耳聋基因筛查)

1992年起助产机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采新生儿足跟血进行新生儿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

200961日开始在全区开展为北京市户籍06岁儿童免费健康体检和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免费筛查。

2011服务拓展至06岁常住儿童,助产机构分娩的所有新生儿在做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同时,增加耳聋基因筛查,均为足跟血采集标本,递送至北京妇幼保健院新筛中心进行筛查。

2019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项目。

202261日起,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原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有3种扩增至12种。

2024年海淀区接收筛查标本25318例,筛查率99.80%。全年共确诊患儿73例,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42例,高TSH血症17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开展免费串联质谱筛查确诊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FA)2例,有机酸血症(OA)7例,氨基酸代谢病(AA,包含PKU3例)4例。平均检出率1/347。

5.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项目

2008513日海淀区承担“卫生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全国乳腺癌筛查项目”正式启动,海淀区疾控中心、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联合为花园路街道、苏家垃镇1万名35~64岁的妇女进行乳 腺癌筛查。

2010年在温泉镇政府开展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对3559岁妇女的妇女抽样筛查2000 人,北京老年医院承担。

2012年海淀区继续承担第二周期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项目”, 8000例宫颈癌和4000例乳腺癌项目,在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老年医院和北京四季青医院完成。

2009526日北京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折子工程——免费为北京市户籍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全区29个街道26所医疗保健机构参加,结果确诊宫颈癌4,宫颈癌前病变 49例,子宫内膜癌2,卵巢癌1;确诊乳腺癌55例。

2013年海淀区卫生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海淀区开展户籍适龄妇女免费筛查宫颈癌乳腺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两癌筛查长效机制,明确筛查和诊断机构,宫颈癌筛查方案为HPV+TCT联合筛查,筛查周期为两年。

2014年海淀区卫生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海淀区户籍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的通知》,新增两癌筛查机构,并将2家民营机构纳入免费两癌筛查单位,探索多种机制下的两癌筛查工作模式。

2014年增加HPV检测宫颈癌检查项目试点4000例,宫颈癌检查8000例,乳腺癌检查项目4000,今年是筛查方案变更后的第四年,此项目延续到2022年终止。

2015年荣幸代表北京市迎接国家“两癌”筛查项目质控,因为组织得力,筛查项目齐全,数据准确,获得督导组的一致好评。

2019年海淀区卫计委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整合海淀区妇女两癌筛查和长效体检工作方案》,两癌筛查周期为三年,宫颈癌筛查方案为TCT+HPV筛查。

2024年北京市卫健委、财政局下发《关于优化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的通知》,宫颈癌筛查方案为HPV高危14种亚型筛查,对16/18型之外的高危型阳性者进行TCT筛查,16/18高危型阳性直接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73日召开“海淀区两癌筛查政策解读讨论会”,加强海淀区免费两癌筛查机构深入领会文件精神,同时就新政策实施以来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和解答,进一步优化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

6. 基本避孕手术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公卫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做好基本避孕手术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京卫妇幼〔20211号)要求,2021年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落实基本避孕手术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规定如下:

1)免费服务对象

持有北京市身份证或居住证的北京常住居民,且为已婚育龄夫妻(持有结婚证)。

2)指定三家定点卫生服务机构实施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开展项目包括: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取出宫内节育器术、放置皮下埋植剂术、取出皮下埋植剂术、输卵管绝育术、输卵管吻合术六项。咨询电话:62538899-9310   

北京市上地医院开展项目包括: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取出宫内节育器术、输卵管绝育术三项。咨询电话:62973150-6825/6826

北京老年医院开展项目包括: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取出宫内节育器术两项。咨询电话:83183557

符合政策的人员须提前拨打机构咨询电话进行预约,并持相应证件按预约时间就诊。

(3)区卫健委定期开展基本避孕手术服务的绩效评价

针对手术规范性、信息上报及时性、数据真实性,以及服务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和指导,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公共卫生专项调查

1. 参加“北京市0~6岁儿童残疾调查工作

20046 ~ 7月海淀区3个街道3738名儿童参与调查,确诊智力残疾22人,听力障碍2人,视力异常5人,肢体残疾4人,精神残疾5人。

2. 全国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2005年进行全国第四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对四季青乡、海淀镇的3704农村户口儿童进行了 3~6岁幼儿体质测试工作和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2015年承担完成全国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郊区儿童调查工作:在四季青、海淀镇、上地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家幼儿园进行,历时3个月,顺利完成2814名儿童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工作。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历时一年半,顺利完成24周孕龄至42周孕龄新生儿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工作。圆满完成全国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医院监测工作。

 2024年完成全国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幼儿部分),在多家幼儿园完成979 3-6岁儿童体格检查。

3. 出生医学证明专案调研

2011427日,国家妇幼保健中心证件办专家组一行6人对海淀区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 理工作进行了督导,北京市卫生局、市妇幼保健院、海淀区卫生局、区妇幼保健院相关领导与管理人员陪同检查。

2024926日由区卫健委牵头,区妇幼保健院联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对辖区内14家重点签发机构分别开展排查监督,卫生监督部门对医务人员资质和病历信息一致性等进行排查,对发现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建立台账,立整立改。

4. 妇幼信息系统工作调研

20181220日,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迎接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信息工作调研。

5. 单独两孩国家工作调研

2015316日,国家督导组专家莅临海淀进行“调整生育政策对妇幼健康服务的影响监测项目”督导。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彭振耀副院长代表海淀区作“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切实落实监测项目管理”工作汇报

6. 联合国儿基会孕产妇营养促进项目基线调查

保健部组织参与2023年联合国儿基会孕产妇营养促进项目基线调查,分别区级调查和妇幼保健院调查两部分。

7. 国家生殖健康促进项目调研

2024221日,海淀区作为首批国家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六个试点之一,迎接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对项目的实地考察。中国计生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姚瑛等一行八人来到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调研项目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劲涛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彭振耀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会。